内功

太极拳丹田气之内功精髓


“一开一合,拳术尽矣”。“太极拳之道,开合二字尽之”。“一开一合,足尽拳中之妙”。先贤陈鑫,每逢谈及太极拳中的开合,都情不自禁地用一个“尽”字来充分强调“开合”二字在拳中全面覆盖、一动皆动的重要地位,反复提醒我们这些后来的练拳者,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合,紧紧抓住开合不放。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

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,太极拳的开合之道:

细想也是,不论哪家哪派,不论什么套路,几十式的,一百多式的,虽然动作千变万化、异彩纷呈,但“凡一动之间,势不外伸屈,气不外收放”,非开即合,非合即开,归根结底只有“开合”二势。“开合”二字,因其总揽一切的全面性和一目了然的简要性,便具有了“纲”的品质和作用。我们抓住“开合”二字练拳,就像捕鱼人抓住鱼网的总绳(纲)撒网一样,纲举则目张,自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太极拳,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太极

开合是太极拳的呼吸。凡上提、后退等适于吸气的动作为“合”势,属拳术向内的静,属拳势的吸;凡沉落、前进等适于呼气的动作为“开”势,属拳术向外的动,属拳势的呼。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开合是拳者气的收放。“合便是收,开即是放”(李亦畲)。凡体外之气通过口鼻、手脚及周身皮肤毛孔向体内收聚为合,凡体内之气通过口鼻、手脚及周身皮肤毛孔向体外释放为开。“气为劲体,劲为气用”,气的开合就是劲的开(发)合(蓄)。“炼气化神”,“气足神旺”,气的开合,就是精神气势的开合。“以心行气”、“意到气到”,气的开合要以心意为先导,所以“意气”二字经常连用。意气一开,无有不开;意气一合,无有不合。意气合时,吸气、聚气、提气,以气牵动屈腰收腹,牵动肢体纵向收屈,鼓动肢体横向膨胀。意气开时,呼气、散气、沉气,腰椎松竖,下撑上顶,催动肢体纵向拉长、横向束敛。太极拳,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开合是拳势刚柔、化发的动力。意气合时,体表、四梢之气收合屯聚于体内,使体内之气实而强,体表及四梢之气虚而弱,气弱者势必柔,所以外显的肢体动作轻灵柔和,即陈长兴所说的“气屯于内,而外现轻和,柔势也”,因柔而适于化解对方来力。又因意气合时收腹提气,所以李亦畲说“自然提得起,也放得人起”。每当意气开时,体内之气发放并充实于体表、四梢,催动肢体伸展外放,因外面气强,而使外显的肢体动作沉实强劲,有不可阻挡之势,所以陈长兴说“四肢发动,气行诸外,而内持静重,刚势也”。又因意气开时松腰沉气,所以李亦畲又说“自然沉得下,亦放得人出“,适于向对方发动攻击。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开合是阴阳哲理的具体运用。开是阳性动作,合是阴性动作,一开一合,就是阳变阴、阴变阳、阴阳互变,是自然而然的太极循环。太极之理,万物皆同,以太极命名的拳术岂能例外?太极拳运动的一开一合,向外与天地自然相融合,向内与气的升降聚散同节拍,是沟通天地人、滋养精气神的运动。一开一合,向内能平衡生命结构间的阴阳关系,进行生命运转的自我完善;向外可与天地沟通信息、交换能量,进行互补。拳势合时,吸收天地精华,补充自身营养,集蓄能量和劲力。拳势开时,向外排泄废气,释放生命能量,更新生命要素。太极拳,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开合都是整体性的,牵连到人体内外各个部位和心、神、气、劲、形各个方面,具有纲的作用。只要举好开合这个“纲”,全身的“目”就都张开了,处处都随开而开,随合而合,随开合而有抑、扬、弛、张的不同动法。

例如含胸,因开合而有不同的含法。胸腔是气进气出的重要场所,与开合息息相关。每当意气合聚时胸腔开大,以最大限度吸纳氧气;每当意气开放时胸腔收缩,以最大限度将废气排放干净。胸腔有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上、下六个方向,吸气开大时,不能向前开(挺胸),不能向上开(抬肩),只能向其他四个方向开。向后开产生“气贴背”的感觉,向左右开产生横向扩身的感觉,向下开使横膈膜下降,产生气入丹田的感觉。这时自感胸面宽平,是合时的含胸状态。意气开时,随着呼气、沉气,前面胸肌、后面背肌、左右肋肌向下松沉,护臀束肋,空胸实腹,胸面舒松,这是开时的含胸状态。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又如拔背,因开合而有不同的拔法。意气合时,因横向扩身而背肌横向拉宽,自感背部宽阔平展。意气开时,背部肌肉向下松沉,中间脊骨却像毛毛虫向上爬似的向上伸展,是骨挺肉坠、上下拔长的态势。
肩肘也因开合而有不同的劲意状态。意气合时,随着胸腔的横向膨胀,两肩偏重于向左右松开,两肘也有明显的外撑感,是谓“开肩撑肘”。意气开时,随着胸背两肋肌肉下松,气向下沉,两肩偏重于向下松沉,两肘偏重于向下垂坠,是谓“沉肩坠肘”。

腰椎因开合而伸屈。意气合时,命门穴后鼓,神阙穴内吸,胸腹相合,腰向后屈。意气开时,腰椎松竖,下撑上顶,对拔拉长。

手脚因开合而虚实。意气合时,手心脚心内含,手指脚趾微屈,指尖如吸嘴,手指如吸管,向体内吸气,是柔,是虚。意气开时,手心脚心向外松吐,手指脚趾平伸,指肚发胀,似有气喷出,是刚,是实。太极拳,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臀部因开合而溜敛,小腹因开合而提沉。意气合时,尾尖前指上挑,小腹内收上提,臀部收敛,屈髋吊裆,收缩谷道,肛门正对地面。意气开时,松腰沉骶,气沉丹田,落胯溜臀,会阴穴正对地面。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更有细者,武术家徐震曾对面部因开合而产生的细微变化做过这样的描述:“收束(合)势者,气自肢节收入中宫,面上眉必皱,眼必包,鼻必纵,唇必撮,气必吸,声必噎,此内气收而形象聚也。展脱(开)势者,气自中宫发于肢节,面上眉必舒,眼必突,鼻必展,唇必开,气必呼,声必呵,此内气放而外象开也。”
还有,随着意气一开一合,眼神也一收一放,颈脖也一弛一张,窍穴也一开一关,脏腑也一提一落,内气也一升一降,毛发也一竖一伏,骨节也一开一对,肢体也一屈一伸,气势也一柔一刚,情感也一抑一扬,精神也一振一平,周身意气骨肉、内外巨细,我真的找不出还有哪里不以开合为转移、不随开合而变化。太极拳,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开合如此重要,自应积极努力,在以下四个方面下些功夫。

一、一开俱开,一合俱合。开合要通透

“俱”宇是强调开合的全面性和鲜明性。开合要调动意、气、神、劲,手、眼、身、步及周身各大关节,一动无有不动;还要做到体内开合感觉分明,外形开合盈虚有象,不能开不像开、合不像合。“通”字是节节贯串、劲力完整的意思。意气开时,腰椎放松,上下伸展。向下,以腰催胯,以胯催膝,以膝催脚i向上,以腰催背,以背催肩,以肩催手。一节一节催动肢体上下伸展放长。意气合时,命门后突,腰椎后屈,上下两端向前收合。下端前收向回带胯,胯带膝,膝带脚:上端收缩向回牵拉胸椎,收带脊背,背又带肩,肩又带肘,肘又带手。上下同时,一节一节地牵拉肢体向回屈缩。要一节一节地催或带,不能跳过中间的任何一节。“透”字是指开要开足,力要发得出,放得顺:合要合够,气要合得足,劲要蓄得足。外开,要将脏腑骨中之气一路放到指尖脚尖、皮肤毛发:内合,要将末梢之气一路收合到腰腹之内、骨髓骨缝之中。收合不嫌其小,可设想收缩到体内的一线或一点;放开不嫌其 大,动虽短,意要长,可意想肢体充满了整个空间。“其小无内至极处就进发扩大,四周是其大无外,其大无外就回小,周而复始”(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)。

二、开中有合。合中有开。开合要相济

人体中开合两种因素同时存在,总量五五对称平衡。如果将合的意劲弱化为不足五,同时将开的意劲强化为大于五,整体就成开势;如果将开的意劲弱化为不足五,同时将合的意劲强化至大于五,则整体成为合势。至于被弱化的一方是四,是三,是二,还是一,被强化的一方是六,是七,是八,还是九,那就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开合程度了。但不论程度如何,被弱化的一方不能等于零。因为被弱化的一方,即开中之合或合中之开,在拳中还有三项重要作用。第一起制约另一方的作用,使开合留有余地,不能走到十分极端的“绝境”,如开时伸臂不能伸到僵直的程度,还要留有两分弯曲;合时屈腰,不能屈到弓背缩颈、锁肩夹肋的程度,屈中还要保持一定的伸意。第二起支撑另一方的作用。如背开支持胸含(后开前合)、臂合支持步开(下开上合)、右臂屈支持左臂伸(左开右合)、胸腔开支持意气合(体开气合),反之亦然。第三起开合转换的作用,开势中所含合意是整体上由开转合的根,合势中所含开意是整体由合转开的根,即开合互为其根。太极拳,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三、开中再开。合中再合,开合巧转换

由开势转合势或由合势转开势,都须遵守八字原则:“顺势随机,反向折叠。”所谓“顺势”,即顺原运行之趋势,即由开转合时顺开的走势转,由合转开时顺合的走势转。所谓“随机”,就是随”物极必反”之机会、之时机。“物极必反”之哲理用在这里就是“开极必合,合极必开”。求“开极”的方法就是“开中再开”,求“合极”的方法就是“合中再合”。“开中再开”,就是将开的余势走够:“合中再合”,就是将合的余势走够。走余势就是求物极,走余势时也就将下一势的“反向”之意寓于其中了,也就是为下势动作做准备(蓄劲)了。如四十二式太极拳右“拥挤势”中的“弓步抹掌”(应作呼开处理),右掌向右前方抹伸至八分直就算到位了,接下来的动作是“收脚下捋”(应作吸合处理)。右掌在抹到位之后至向下捋之前,再微微一伸(开中再开),同时小鱼际着力微微向右一掌(反向折叠),再稍稍向下一沉,即右腕带领小鱼际微微地画了一段右弧线。右手一伸一撑一沉所形成的这一小段右弧线,既是抹掌的余势,又是捋掌的准备,是两势相交转折处首尾相互重叠的部分。画这~段小弧衔接两势的方法就是“往复须有折叠”(武禹襄)中的“折叠”之法。右掌伸、撑、沉的折叠动作,是腰腿肩肘及全身内外支撑的结果。全身都在画这段小小的右弧线,都是在走余势的过程中右拧、下沉,为“收脚下捋”做准备。这一小段弧线是于开合相交处悟彻太极本原之妙用,不能没有,没有就会直来直往、拐死弯、出棱角,就失掉了太极拳的独特风格;又不能太大,如果大到显眼的程度,那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。重意轻形,微乎其微即可。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太极拳内功

四、吸气为合,呼气为开,呼吸助开合

在拳中,呼吸是一种运动,是推动内气运行和肢体舒卷的一种动力,是开合的核心内容。吸气可以带动内气的提、聚(合),可以牵拉肢体屈卷收缩,因为吸气本身就是一种向心的凝聚力。呼气可以催动内气的沉、放(开),可以催动肢体伸展放长,因为呼气本身就是一种离心的扩张力。“以气运身”非常重要,但“以身引气”也不可忽视。外形动作要顺着气走,要为呼吸创造一个施展本领的环境,或者说“骨肉”这个臣要辅佐好“意气”这个君。为使形息相合,拳者应根据自己的呼吸需要适当调整行拳速度,尽量在做合势时吸气,在做开势时呼气,使呼吸和动作相互推动,以增加呼吸的深度,提高开合的质量。这是举好开合之纲的关键所在。意念对呼吸不能不管,不能多管,主要把定势动作的深呼气管好就行。做定势的“开”时深呼气了,那么之前的合与之后的合必然要吸气,其他过渡动作就可任其自然了。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

太极拳说简单也非常简单,简单到了只有“开合”二宇;说复杂也非常复杂,因为在开合这个大”纲”之下有无数的“目”。每个具体的动作,意气神劲,手眼身步,众多肌肉关节,内外各种器件,开有不同的开法,合有不同的合法,运动关系上有领随,动作难度上有繁简,运行路线有长短,运动程度有深浅,主体感觉有隐显,每个具体的开合,都包含有哲学的、艺术的、物理的、生理的、医学的、兵法的、宗教的种种文化元素,复杂到没有哪一个人具有一条一缕分析清楚的足够精力。我们练拳人,首先要认识并高举“开合”这个“纲”,务必在整体上、气势上把握住,然后在“纲“的提挈下张开那么多复杂的“目”,再用我们的毕生精力去慢慢探究、细细品味,以求不断地完善拳艺、完善人格、完善人生。太极拳的阴阳开合之道,太极拳内功精髓,太极拳丹田。